-
张家口桥东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挂牌 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张家口市桥东区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平台,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近日在五一路创业孵化园正式挂牌。该园区整合全区资源,推动电商企业集群发展,目前已吸引百余家企业入驻,成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一、桥东区“一区四园”布局成型 作为张家口市核心城区,桥东区近年来重点构建“一区四园”产业空间格局,通过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配套,形成覆盖五一路、工业路、红旗楼及大学生创业园的多点联动发展模式。园区总规划面积达3万平方米,实现了电商企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 二、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经过系统筹备,该园区已形成完整的电商产业链条,涵盖平台运营、物流配送、数字营销等细分领域。首批入驻的120家企业中,既包括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商,也有跨境贸易服务商,形成了多元互补的产业生态。园区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三、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 该产业园的建立是桥东区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园区为企业提供技术对接、人才孵化等支持,加速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统计显示,园区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增长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产教融合培育专业人才 依托大学生创业园载体,园区与周边高校建立定向培养机制,开设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等实践课程。这种“园区+高校”模式既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未来规划锚定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桥东区将继续完善园区智慧化管理体系,筹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并探索建立京津冀电商产业协同机制。下一步将重点引进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链价值。
2025-08-15
-
张家口桥东区通航产业基地项目签约 打造京津冀航空新枢纽
张家口市桥东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与香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正式签署通航产业基地项目协议。该项目以通用航空为核心,涵盖运营服务、产业园开发及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旨在构建辐射西北、联动京津冀的综合性航空产业生态链,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定位与规划 项目一期规划总投资20亿元,重点建设通航运营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计划2015年投入运营。后续将分阶段推进通航产业园、枢纽港及航空学院建设,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合作方香港企业将依托其国际资源优势,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张家口成为华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节点。 二、区域协同发展优势 张家口市凭借毗邻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空域条件,具备发展通航产业的先天优势。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承接北京通航市场外溢需求,同时开拓内蒙古、山西等西北地区市场。桥东区作为核心承载区,已规划低空飞行航线网络及起降点布局,未来将与京津冀现有航空资源形成互补。 三、产业链延伸布局 除基础运营外,项目将重点发展航空器制造维修、航材供应、飞行培训等配套产业。通用航空学院的设立预计每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超千名,为产业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此外,通航旅游、应急救援等衍生服务也被纳入长期规划,进一步丰富产业形态。 四、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该项目符合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向,获得军民航空管部门政策支持。张家口市已将通航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目录,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配套优惠。业内分析指出,华北地区通航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百亿,该项目落地将加速区域产业集聚效应。 五、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可直接创造就业岗位逾两千个,间接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通过“通航+文旅”“通航+物流”等模式,助力张家口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项目对提升区域交通效率、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具有显著社会价值。
2025-08-13
-
【桥东区招商】桥东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桥东区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举措,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审批服务、加快项目落地等多项措施,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区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0个,其中34个入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重大项目储备量位居张家口市首位。 一、强化项目谋划储备 桥东区围绕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70个重点项目,其中34个成功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规模居张家口市第一。首批获批的6个项目包括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后续批次正加快推进,力争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 二、优化项目推进机制 桥东区成立专项招商推进机构,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原则组建推进小组,全程协调解决项目引入和建设中的问题。目前,全区在谈项目6个,拟签约项目2个,重点推进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等10个产业项目,并成功吸引4家企业落户。 三、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桥东区政务大厅采取“线上+线下”“工作日+休息日”服务模式,开通绿色通道,落实限时办结制度,累计办理业务3.97万余件,线上解答咨询2.48万人次。复工复产期间,为18家企业当日办结变更登记等业务,全区223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达100%。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重大项目带动,桥东区实现首季度财政收入位居张家口市首位。后续将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5-07-31
-
【桥东区招商】桥东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创业平台 激活全民创业动能
近年来,桥东区围绕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举措,为全民创业搭建优质平台。该产业园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已吸引近120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形成集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创业生态,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一、构建政策扶持体系,优化创业营商环境 为吸引电商企业集聚,桥东区于2022年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从多维度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在场地保障方面,对入驻产业园的初创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租金减免,并提供办公设施配套;在资金支持上,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经营奖励;在政务服务上,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简化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此外,针对电商企业普遍关注的物流成本问题,2023年协调物流企业与园区签订合作协议,为入驻企业提供物流费用优惠,切实降低创业成本。 二、打造全链条服务平台,提升创业主体能力 产业园聚焦创业者技能提升需求,构建覆盖创业全周期的服务体系。2023年,联合专业机构开展系列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直播电商运营、网店装修与推广、数据分析应用等实用领域,累计培训创业人员千余人次。同时,设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聘请电商行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等一对一指导。针对部分企业融资难问题,2022年组织多场银企对接会,推动金融机构推出“电商贷”等专项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需求。 三、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夯实人才支撑基础 为破解电商产业人才短缺难题,桥东区于2021年启动校企合作计划,与本地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引导高校将实践教学环节设在产业园,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运营项目,提升实操能力;同时,推动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实战经验,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3年,校企合作项目已为园区企业输送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百名,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也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了渠道。 四、促进企业集聚发展,释放创业带动效应 随着产业园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入驻企业类型日益丰富,涵盖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电商服务等多个领域。2023年,园区内农产品电商企业通过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线上销售品牌,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跨境电商企业借助政策支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销售额稳步增长。企业集聚还催生了产业链协同效应,部分企业开展合作,形成“直播机构+供应链企业+物流配送”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带动就业岗位数千个,不仅吸引本地创业者返乡创业,也吸引了周边地区人才前来扎根发展,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2025-07-28
-
【桥东区招商】张家口桥东区加速氢能产业集聚 打造京津冀绿色能源新高地
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张家口市桥东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发布专项扶持政策,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当地成立专项指挥部统筹资源,围绕“两区一中心”布局,加速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区域能源结构升级提供新动能。 一、政策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框架 桥东区召开氢能经济发展大会,正式发布《支持氢能经济发展的十五条措施》,覆盖平台建设、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政策明确对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优惠电价等领域的支持,同时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下设18个专班推进落实,形成“规划-政策-执行”闭环管理体系。 二、全产业链生态初具规模 以“氢气生产区、装备制造区、技术研发创新中心”为核心,桥东区已集聚亿华通、海珀尔等产业链关键企业。全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投产,氢燃料电池汽车数据检测中心落地,省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获批,标志着“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能力提升。通过延伸上下游配套,当地正形成从电解水制氢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 三、技术创新驱动核心竞争力 桥东区重点布局三大氢能生态体系和五大工程,强化产学研协同。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联合企业攻克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技术,推动国产化替代。区域内企业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检测认证服务能力覆盖华北地区,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四、区域协同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 依托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优势,桥东区探索“绿电制绿氢”模式,为京津冀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当地氢能项目已纳入省级重点规划,与北京、天津等地形成产业互补,共同建设跨区域输氢管网,目标成为国家级氢能经济生态区示范标杆。 目前,桥东区氢能产业集群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相关企业年产值持续增长。通过政策、技术、资本多维度赋能,当地正加速从传统能源向绿色高端制造转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07-26
-
【桥东区招商】张家口10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氢能产业引领千亿投资新格局
张家口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桥东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高性能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举行103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这批项目总投资1190亿元,涵盖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张家口市全年共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00项,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项目集中开工体现高质量发展导向 此次集中开工的103个项目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其中氢能相关项目占据重要位置。桥东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高性能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作为主会场,凸显张家口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决心。项目结构呈现"三二一"产业协同发展特征,43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40%,710亿元投资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与张家口市"首都两区"建设定位高度契合。 二、产业分布凸显经济转型路径 现代服务业项目23个聚焦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业态,220亿元投资将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19个基础设施项目涵盖交通、市政等领域,140.3亿元投资强化发展支撑能力。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14.3亿元投资助力乡村振兴。传统产业升级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注重提质增效,其中2个传统产业升级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绿色转型,9个地产项目103亿元投资强调产城融合发展。 三、投资规模折射区域发展能级 1190亿元总投资中,社会资本占比达78%,反映出市场对张家口发展潜力的认可。1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将重点保障冬奥遗产利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项目。张家口市全年200项省市重点项目4980.5亿元总投资规模,在河北省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四、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建设成效 张家口市建立"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专班服务。通过优化审批流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压缩40%。设立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氢能全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实施项目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园区倾斜,保障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五、项目带动效应助力区域协同 这批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拉动GDP增长约2.5个百分点。氢能产业链项目将吸引3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文旅项目联动崇礼冬奥场馆资源,构建"冰雪+文旅+康养"产业生态。张家口市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为后奥运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2025-07-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